发布会现场 供图
11月22日,由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基地)、云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拾翠民艺公园共同举办的“文化蓝皮书·特色产业系列:《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专家、学者及相关企业负责人等60余人到场参会,听取和见证了《报告》研究成果的发布。
发布会现场 供图
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文化蓝皮书,《报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未来发展态势,并对普洱茶的产区、市场、古茶树资源、精准扶贫以及茶马古道原创学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报告》不仅是云南大学省部共建项目“云品·普洱茶产业数据库暨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的重要智库成果,也是从学理式研究到协同式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
发布会现场 供图
发布会上,《报告》主编之一、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李炎向大家介绍了“为什么要做”这本蓝皮书,从“融合发展无所不在、区域差异常态共存、地方小资源·全国大品牌、新型智库·云品服务”4个方面论证了:普洱茶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业态,是惠及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中国茶产业、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普洱茶产业不仅带动了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也带动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依托云南境内澜沧江流域优质的生态环境,以及云南大叶种茶良好的品质与精湛的加工工艺技术,普洱茶独特的“淳化生香,保值增值”属性引发广大消费者的持续关注,在大众消费的基础上形成了中高端消费市场;普洱茶已成为越来越多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民族与生存、自然与生活、历史与当下融为一体的地方文化品牌、中国文化品牌。
发布会现场 供图
《报告》主编之一、云南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胡洪斌向大家介绍了“怎么做”这本蓝皮书,即坚持“一个团队一本皮书”的原则,搭建了一个协同创新的编辑团队;通过“一个数据库一本皮书”的建设,奠定了科学化、持续性、多视角研究的基础;透过“一个产业一本皮书”的视角,聚焦普洱茶全产业链的发展。
《报告》主编之一、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胡皓明重点介绍了普洱茶产业发展数据的收集情况,以及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建立了开展工作的相关机制。同时还介绍了在《报告》撰写中担任主笔专家的情况。
会上,大益研究院院长范建华先生“漫谈”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肯定了《报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他认为,人文学者的责任在于引领社会的发展方向,要将普洱茶产业的研究导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对于普洱茶产业的支持。(记者 毕芃)
注:内容来源云南网,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文:《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0)》文化蓝皮书发布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ews/280210.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2020年国家茶叶体系安庆试验站技术培训会召开
下一篇:大咖云集共议茶行业互联网经营如何创新?
标签:《中国普洱茶产业发展报告(2019-2020)》文化蓝皮书发布
8月8日晚,“中国酒业工商首脑会议暨中酒展主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经销商济济一堂。本次颁奖盛典,各行业大咖、专家评委从行业影响力、渠道发展贡献、...
从贴补家用到弘扬茶文化“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工人们在焦怡玲承包的茶山上采茶。图片由焦怡玲提供近年来,焦怡玲推出市民游茶山、体验茶文化...
青岛新闻网5月16日讯 崂山茶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茶中新贵”,王哥庄街道是崂山茶的主产地,目前茶叶种植已达14480亩,占全区的70%以上,被誉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