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园合作社建立以来,不仅为竹园村茶农带来增收,还带动了周边村庄200多户农户种茶增收,因为带动作用明显,所以尽管竹园村不是贫困村,但绿竹园合作社的产品也被广东省认证为扶贫产品。“之前有15户农户加入合作社,今年又有10多户加入了。”农户的加入和支持也给了合作社带头人张少民信心,“接下来,我们准备继续做好茶叶产业,带动周边茶农,收购他们的茶叶做深加工,提高茶叶的价格;也计划带动更多农户种植有机茶,进一步打响‘飞鹅山有机茶’的品牌”。
随着这条四好农村路的通车,大东垭自然村的红色遗址重修工作也逐渐提上日程。张少民介绍,竹园村是个革命老区村,1933年前后,红军游击队就在大东垭自然村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解放后,村里的百姓们挑着担子送红军下山。现在大东垭自然村还保留着红军当年住的房子,还有红军医院和红色印刷厂。“镇政府一直很重视我们村的红色文化,现在这条路修好了,镇里也正在筹备规划对这些红军遗址进行维护和重修,将打造成红色景色。”
李工坑畲族村
建设美丽村庄 传承畲族文化
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村
凤凰山脉绵延伸展,我们在南麓穿行着,一尊金色凤凰状的雕塑基座上写着“潮州凤凰山畲族发源地”,李工坑畲族村到了。
宽阔的水泥路一直通向村里,旁边立着路灯和宣传牌,到了岔路口,往上通向李工坑畲族文化展览馆和大广场,往里面的路经过村庄,通往李工坑畲族村森林公园。展览馆是一栋传统风格的两层建筑,一楼有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的介绍,也展示着畲族人传统的农耕和生活用具,二楼则用道具展示畲族最重要的节日招兵节的盛大场景。
李工坑畲族村是文祠镇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较为完整地保留着畲族的文化习俗。这些年,文祠镇优先把李工坑纳入全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投资近700万元对李工坑村的污水、村道、厕所、垃圾、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整治建设,在此基础上,立足畲族村实际,修建祭祖台、小型观光园和村老年活动中心,提升文化广场,改造农房外立面,完善畲族文化展览馆雕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推进李工坑村打造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8月8日晚,“中国酒业工商首脑会议暨中酒展主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经销商济济一堂。本次颁奖盛典,各行业大咖、专家评委从行业影响力、渠道发展贡献、...
从贴补家用到弘扬茶文化“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工人们在焦怡玲承包的茶山上采茶。图片由焦怡玲提供近年来,焦怡玲推出市民游茶山、体验茶文化...
青岛新闻网5月16日讯 崂山茶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茶中新贵”,王哥庄街道是崂山茶的主产地,目前茶叶种植已达14480亩,占全区的70%以上,被誉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