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峨眉山市双福镇李河村。
本该是农闲的时候,51岁的聂洪斌却比其他人提前一个月进入了农忙。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山腰的时候,聂洪斌和妻子杨琴香正在家门口的茶园中忙碌,而一垄垄茶树上冒出的点点新绿,便在夫妻俩翻飞的指尖下采摘入篓。
“1月19日就开始采了,是四川最早的春茶。”聂洪斌采的茶叫“峨眉问春”,是近年来当地选育的一个早茶新品种,采摘时间要比一般品种的春茶早约1个月。据当地茶业协会副会长徐建军介绍,因为物以稀为贵,“峨眉问春”这几天卖到了1000元一斤,“仍然供不应求,大家想喝春茶过春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丁伟摄影报道
探访/
普通茶还没发芽 早茶已采了半个月
5日上午,在峨眉山市大西南茶业协会副会长、三父子茶叶公司负责人徐建军的指引下,记者走进了位于峨眉山市北部的双福镇李河村。这里是峨眉山茶的主要产区之一,海拔800米至1300米,有“云雾山中出好茶”的气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茶,蜿蜒的道路两旁,到处是整齐的茶山梯田。
聂洪斌的家在李河村3组,一座名为“郭山”的山腰。山上的许多茶园仿佛仍在“冬眠”,尽管已经立春,仍然没有开始发芽。徐建军说,通常要等到春节后才能采摘。
但聂洪斌家的茶园不一样,远远望去,青色茶垄上有一层新绿,走近一看,嫩芽已有一节手指头长,再仔细一瞧,其中一些枝叶上还有采摘痕迹。“1月19日就开始采,已经采完第一遍,现在开始采第二遍了。”聂洪斌和杨琴香躬着身子,两手在茶垄上翻飞,嫩芽便一一入了腰间的竹篓。
“这个品种叫‘峨眉问春’,是四川最早的春茶。每年立春前就开始采,比一般春茶要早1个月左右。”聂洪斌说,他和妻子两个人采,每人一天能采8斤左右,过段时间随着气温上升,芽头会比现在生长更快,到时候就需要请人帮忙了。
讲述/
靠着一棵早茶树 培育出5000亩基地
聂洪斌家茶园的入口处,一株老茶树引人注目,一人多高,树冠直径约2米,上面满是新绿。“它大约40年树龄,眼前这30亩茶山,都是从这株老树发展起来的。”聂洪斌说。
李河村种茶历史悠久,但聂洪斌真正把种茶当主业,是1990年和杨琴香结婚后。为兑现给妻子的“好日子”,发展了大约6亩茶园,普通川茶品种。2001年,聂洪斌发现,茶园中有一株老茶树,发芽特别早、叶色特别绿、长势特别旺,“就是这株母树。”
试一试!聂洪斌从这株“异树”上剪下穗条扦插。次年1月,扦插的小茶树和母树一样,比其他茶树早1个月发芽了。聂洪斌不仅扦插扩大规模,还培育出茶苗进行销售,“当时,普通茶苗几分钱一株,我卖1.5元一株,大家抢到要。”
上门的人不仅买茶苗,还有一个叫杜明焱的人提出和聂洪斌合作。“他出资金,我出技术。”两人进一步规范了选育流程,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峨眉山市茶叶协会、四川农业大学和乐山师范学院的指导。如今,“峨眉问春”种植面积已达约5000亩,范围扩大到乐山多个区县和眉山市的洪雅县等地。
行情/
最早春茶每斤千元 春节临近不愁销
聂洪斌的茶园中间树着一块牌子,显示茶园为徐建军公司的种植基地。“要不是徐总,可能就不会有‘峨眉问春’。”聂洪斌说,2001年他扦插成功的第一年,到镇上的大西南茶叶市场找销路,厂商们因为量少,不愿专门为此启动生产。
聂洪斌心灰意冷之际,来到徐建军的店里。“听说有新茶,我是又惊又喜。当时就喊他采来,多少我都要!”徐建军说,头年春茶鲜叶价格是35元一斤,他直接给聂洪斌每斤45元。当天下午,聂洪斌采来了8斤。徐建军收了货,专门叮嘱聂洪斌,“这个品种很有前途,你一定要好好选育,有多少我要多少。”
当天晚上,徐建军连夜把鲜叶制成了“雀舌”。“以前从来没想过,立春之前能喝到新茶。”徐建军和父亲、哥品尝后,父子三人成了“峨眉问春”的忠实粉丝。徐建军统计了一下,2017年,他们收购“峨眉问春”鲜叶数量达1.2万斤,制成干茶后销售额约100万元。今年以来,已收了上千斤鲜叶,每斤价格80元左右,制成干茶后每斤卖500元至1000元。“供不应求。”带记者探访茶园期间,徐建军不断接到电话,几乎全是买新茶的,“春节期间新茶很少,省内买家就买完了。”
本文:四川最早春茶:峨眉山下开采 每斤千元供不应求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ews/18722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贵州茶连续6年质量抽检合格率100%
下一篇:六安市食药监局抽检茶叶及相关制品20批次 样品全合格
标签:四川最早春茶:峨眉山下开采 每斤千元供不应求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