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茶道之茶事2013-09-26
福建茶业门户网6月26日讯:日本人相当注重形式,茶道便是这样的一种体现。他们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准备食物,像铁板烧,让客人不仅能吃到食物,还能学习到烹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 日本茶人在举行茶会时均抱有&ldq......
- 5世纪“万里茶路”的价值挖掘2013-09-26
当17世纪“万里茶路”的符号形象,重现在世人面前时,它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立刻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研究者深度挖掘的产业课题。一条线,三个国家,235个城市,“万里茶路”从2个世纪前的国际......
- 昔日茶叶巷得以复制2013-09-26
如今的汉口茶市一带被誉为茶叶巷的延伸 福建茶业门户网7月01日讯:汉口曾经是全国茶市中心和全国三大茶叶出口口岸,昔日汉正街茶市空前繁荣,以至于流传着“茶不经汉口不香”的说法。在老汉正街......
- 野生茶探秘:原始森林里茶韵悠长2013-09-26
六巷古茶树
科技人员利用野生茶资源培育可大面积栽培的野生茶苗
精选茶叶
每到春季,瑶族群众都会在标准化茶园采摘茶叶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原始森林生长着大片野生茶。去年11月,金秀镇共和村坤林屯在......
- 论茶文化2013-09-26
福建茶业门户网7月03日讯:茶者李乐骏(大益集团弘益茶文化中心董事总经理):我们反对茶文化过度泛滥,又提不出新主张,导致茶文化更泛滥,如此恶性循环当是中国茶文化与茶产业之悲哀!的确,当我们打健康牌时,茶的农残与......
- 宋代文人的喝茶比赛“斗茶”如同看球赛2013-09-26
福建茶业门户网7月06日讯: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
- 我国茶道的发展史2013-09-26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
- “阿婆茶”里的茶道文化2013-09-26
在古老的商榻镇,有一首民谣:一杯阿婆茶、两棵咸菜苋、三根萝卜干、四个蜜枣青。说的就是流传700年的“阿婆茶”。走在古老商榻镇上,时不时的看到七八个老婆婆聚在一起,喝茶谈笑,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
- 和静茶修,借茶修当代生活2013-09-26
王琼老师为学员讲课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产业前沿,汇集了一大批优秀文化教育机构。京城东隅的二十二艺术院街在国贸熠熠的繁茂光环中,淡然静谧地散发着它的人文魅力与气息,和静园北京茶人会馆便坐落在这里。经......
- 明王朝的茶叶武器2013-09-26
福建茶业门户网7月17日讯:公元1575年,明万历三年。刚刚登基不久的大明万历皇帝还是个13岁的孩子,朝廷的政务由首辅大臣张居正主持。这一年,明朝终于结束了历时三年的清河堡战争,这是一场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攻击......
- 茶与人2013-09-26
福建茶业门户网7月17日讯:中国古筝学院:“茶无法承受之轻”。人一走,茶就凉,是自然规律。人没走,茶就凉,是世态炎凉。一杯茶,佛门看到的是禅,道家看到的是气,儒家看到的是礼,商家看到的是利。茶说:我就是一......
- 宋代文人的喝茶比赛“斗茶”如同看球赛2013-09-26
在古代,斗茶可谓风靡一时,如同西班牙斗牛一般惹人眷爱。但不同的是,斗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内涵也十足丰富。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 宋代是一个极讲究......
- 中国茶2013-09-26
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秦统一,制茶技术已趋成熟;至汉,饮茶逐渐普及,至唐,茶产业形成。之后,中国茶文化日益丰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是中国茶业大发展时期,产茶范围广,茶叶产量大,饮......
- 饮茶,注重一个“品”字2013-09-26
一桌茶席,几支插花,优美的造型,简洁的用材,自然清新的情趣在诗情画意的“第一滴水”茶桌上蔓延开去。 茶与花心性相融,崇幽尚静、清心寡欲。纯真质 朴、清灵脱俗,是茶道插花所追求的精神。在茶室......
- 我国茶道是很有内涵的一种礼节2013-09-26
中国的茶叶分为基本茶类与再加工茶类。 基本茶类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再加工茶类:以六大茶类作为基本原料再加工而成。包括花茶、紧压茶、速溶茶、茶饮料等。 茶......
- 听茶在歌唱2013-09-26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诗,写尽茶的本性、烹......
- 话乌龙茶2013-09-26
福建茶业门户网8月01日讯:乌龙茶也名青茶,发酵度为30%—60%,属半发酵茶类。相传清朝的苏乌龙是乌龙茶制法的创始人,故而得名。其制作的基本工艺包括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关于其发源地,大家都认......
- 茶与文人2013-09-26
自古以来,文人与茶关系密切。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宋代八大家之苏轼也有诗云: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
- 论茶文化与提高人文素养的关系2013-09-26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rdqu......
- 从中国茶文化中除掉“洗茶”积习2013-09-26
广东、福建、台湾冲泡乌龙茶时,习惯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还有人把“洗茶”列为茶艺规范,洗茶习惯甚至有扩散到绿茶、红茶、黑茶冲泡程式之中。 早在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在......
- 古人品茶的六境与三得2013-09-26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说: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 饮茶可清心,能给人以......
- 探寻茶文化品味中国梦2013-09-26
“一缕醇香捧与君,甜了友谊醉了心。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带着对茶文化的景仰,近日,闽江学院历史学系“探寻茶文化,品味中国梦”主题实践小分队抵达安溪,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
- 茶叶与日本国粹2013-09-26
日本僧人荣西将中国的茶种带回日本,在各地种植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到了唐朝,饮茶之风已经兴起,茶叶成为生活日用品。在此基础上,唐代名士陆羽写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茶叶的著作《茶......
- 历史上的茶叶战争2013-09-26
影视作品中的清河堡之战。
由茶叶引发的鸦片战争 茶叶,最古老的国际化非酒精饮料;茶叶,与丝绸一样,在最早的东西方贸易中炙手可热;人们似乎无法把淡雅飘逸的茶香和血腥的战场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某些特别的历史......
- 英国间谍窃取中国茶叶机密2013-09-26
罗伯特·福琼 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做出种种努力,包括在其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和孟加拉等地开设茶叶种植园等,但均未获成功。 由于此时清朝奉行的是严格的闭关政策,只准许在广州进行对外贸易,于是,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