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州碧峰茶产于湖北省宜昌县境内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半高山茶区。因这里唐时为峡州属地,故名峡州碧峰。茶区山水秀丽,岗岭起伏,气候温和,为茶树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茶树品种亦十分优良,制作时选料严格,加工工艺精湛。特级碧峰以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一级碧峰为一芽二叶初展,二级碧峰为一芽二叶,均要求芽叶完整,老嫩一致,大小均匀。制作分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初揉、初烘、整形、提毫、烘干等八道工序。系烘炒型的条型茶类。外形条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油润;香气高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匀齐。
峡州碧峰自批量生产投放市场以来,为四方饮者所钟爱。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和深圳、香港等地以及英、美、日等国亦倍加赞赏。1985年荣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奖,并作为湖北名茶之佳品参加了1985年在北京举行的亚太地区博览会。 [1]
宜昌市夷陵区地跨北纬30°32’--31°28’,东经110°39’,属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西陵峡畔,东接远安、当阳,西邻秭归、兴山,南抵枝江、枝城、长阳,北与保康接壤,环抱宜昌市城区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县城距三峡大坝坝址4.5公里。素有西陵峡晶莹小城之美誉。
峡州碧峰茶产于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半高山茶区,这里,山川秀丽,碧峰林立,云雾弥漫;有千丈深谷,瀑布高悬;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林木葱郁,年均温16.6°C,平均日照1669.3小时,平均降雨1177.34毫米,无霜期平均271.9天,水热条件十分优越,植茶土壤多为花岗岩石分化的砂质壤土,页岩分化的紫色土等,PH在4.5--6之间,土层深厚肥沃,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是种茶的适宜区。 [2]
峡州碧峰品种亦十分优良,制作时选料严格,加工工艺精湛。特级碧峰以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一级碧峰为一芽二叶初展,二级碧峰为一芽二叶,均要求芽叶完整,老嫩一致,大小均匀。外形条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油润;
峡州碧峰香气高而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匀齐。宜昌大叶种(代号华茶29号)是国家首批认定的30个地方良种之一。支柱小乔木型,树姿开张,分枝中等,新梢节间长4.5—5.5厘米,叶椭圆型或长椭圆型居多,一般叶长14.7±2.4厘米,叶宽5.1±1.1厘米,叶面积53.7±2.3平方厘米,成叶绿色,略上斜,老叶深绿。水平着生,叶面隆起,有光泽,叶质柔软,叶身平展,叶脉8--10对,叶齿浅有钝角,叶缘微波状,叶尖多钝尖,花序多对生或丛生,花冠展宽25--35毫米,花瓣白花七片,花萼绿色五片,雌蕊高于雄蕊,三开裂,长7--12毫米,果实成熟后为棕褐色,种籽为深褐色,多球形,百粒重125克左右。
宜昌大叶茶育芽能力较强,春芽萌发整齐肥壮,夏秋季生长亦很旺盛。越冬芽3月上旬萌发,至11月上旬前后停止生长。9月下旬初花,10月盛花,11月中下旬为开花末期,开花结实多,无性繁殖能力也很强,扦插、压条成活率都很高。宜昌大叶茶抗逆性较强,病虫危害较少,虽常有秋旱无雨天气,但无明显旱害现象;抗寒性也较强,海拔1400米高山都有种植。宜昌大叶茶芽叶肥大壮实,茸毛尚多,黄绿色,1芽3叶长6.6—7.3厘米,百芽重57克左右,据中茶所对1芽1叶蒸青烘干样化学分析:含茶多酚35.8%,咖啡碱5.87%,氨基酸1.64%,水浸出物46.3%。 [3]
宜昌县古称夷陵,又名峡州,古往今来,素以所产茶驰名神州。早在唐朝,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写道:“山南,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金州、凉州又下”。将峡州茶列为上品。
著名诗人皮日休吟道:“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入坐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赞赏小江园茶(峡州古名茶)品质超群。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赋诗云:“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并在西陵峡境内扇子山下蛤蟆碚泉品茶留诗:“石榴吐阳岩,泉声沟溶谷,能邀美泉客,系船留崖腹。阳精分月窟,水味飘茶绿,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
陆游在“三游洞”品峡州茶时写道:“细啜襟灵爽,微饮齿颊香”,赞其色、香、味俱胜。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把峡州的小江园、茱萸茶,碧涧茶,明月茶列为极品。
全国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教授1979年乘船经过西陵峡时赞道:“山川秀丽,当有名茶”。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历史名茶早已失传。为了挖掘传统茶文化,恢复峡州茶的生产,宜昌县茶叶科技工作者从1979年开始了地方名茶的研制工作,1980年试制,1981年至1983年正式研制,茶叶也几易其名,由“太平毛尖”到“峡州毛峰”,最后,根据明代诗人田钧赞泳峡州风光名胜古迹之一“仙人桥”的《夷陵竹枝词》“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定茶名为峡州碧峰,将峡州秀丽的风光融入品质超群的茶中。1984年,峡州碧峰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定为湖北名茶。
峡州碧峰属半烘炒条形绿茶,其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油润,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峡州碧峰茶自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行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等大中城市和香港地区,并转销英、美、日、德等国。
采摘 峡州碧峰茶原料要求以1芽1-2叶为主,芽叶长3厘米左右,不采对夹叶,紫芽叶,病虫叶,雨水叶,露水叶,不带鳞片、雨叶和单片叶,保证鲜叶的嫩度、匀度、鲜度、净度。
摊青 鲜叶采回后,及时摊于竹簸箕内,厚约寸余,置于阴凉避风处,间断翻动几次,经4--6小时摊放,掌握失重4.5%--5.5%时付制。
杀青 将4--5千克摊青叶投入到转速24--28转/分,温度180--200°C的复干机中,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经6--8分钟,待叶色转暗绿,叶茎折而不断,总失重38%--40%时适度。
摊凉 杀青叶出于簸箕内,边出边用双手迅速抖开散热,摊放约20分钟。
初揉 将摊凉的杀青叶盛入6CR-30型揉捻机中,按轻--重--轻原则施压揉捻,历时14--20分钟。
初干 将揉捻叶投入100--120°C的复干机中,炒6--8分钟至总失重62%--64%,约八成干时出机。
复揉理条 初干叶先盛竹簸内,手抖散热,后转入水浴平台导热箱上,运用抓、拢、理、搓、抖等手法,反复搓揉理条,保持箱面温度60—80°C,直到条索紧秀挺直,白毫显露,历时约10分钟。
足干提毫 理条茶薄摊于垫有白纱布的蔑织毡帽炕上,木炭生火,控制温度70—80°C进行文火烘焙,并酌情收堆翻散提毫至足干,即茶叶手捻成粉,历时约30分钟。
精制定级 将足干后的茶叶,筛分割末,拣除异劣,取样审评、定级、匀摊后包装贮藏。
峡州碧峰茶产于湖北省宜昌县境内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半高山茶区。因这里唐时为峡州属地,故名峡州碧峰。根据茶圣陆羽《茶经》所引的《夷陵图经》记载,早在南北朝时,峡州己是我国重要的茶时产地。唐时更是名冠全国。
唐代诗人刘禹锡目睹峡州采茶景致,歌道:“何处人间似仙境,青山携妓采茶时”。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写下了峡州茶十吟,其中一首道:“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星火煎赏,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人座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加春味长。”宋代文学家三苏父子都曾在这里访泉品茗,苏轼品饮以黄牛泉(陆羽称为天下第四泉)水沏的茶后,写道:“稟受苦清洁,独与凡水隔,岂樵煮茗好,酿酒更无敌。”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咏道:“雪消深村自剐笋,人晌空山随摘芋”;“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传第一州”;吟黄牛泉沏茶道:“阴精分月窟,水味飘香绿,共约试新茶,花旗几时绿。”清代张金元饮黄牛泉沏的峡州茶惊叹:“泉清茗古,洒然忘乏。”
本文:峡州碧峰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inatea/11786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峡州碧峰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