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和普洱茶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的本土宗教,随着汉族明清以来迁入思普区而道教随之传入,已有数百年历史,而普洱茶到了清朝到达第一个鼎盛时期,所以道教文化和普洱茶有着许多关联。下面就详细介绍这一知识。
明代崇祯元年,普洱建立了文昌宫。《景东县志稿》载,景东道教金鼎殿在西区仲古里,清康熙年间由彭道人建盖。清代以来,在景东、普洱、思茅、墨江、景谷、镇沅、江城等地,有道观老君殿、玉皇阁、天神庙、大石寺、三皇宫、文昌宫及道教俗神庙宇阎王庙、城隍庙、财神庙、土地庙、山神庙、龙王庙、药王庙、娘娘庙、五帝庙等。在道教的安坐、养心、朝山、封斋、开斋、朝斗、做娘庙、五帝庙等。在道教的安坐、养心、朝山、封齐、开齐、朝斗、做会、持诵、占卜、符繁、祈、禁咒、服气、念经、超渡、烧香、献饭、谢土、香烟会等活动中,均要用普洱茶。
道教主张修炼养生,“无死入至”、超脱尘世、希求长生不死;所以用各种道术和吃长生不死之药求仙,道教受“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影响甚深,把茶叶视作“灵芝草”,因此在道观宫宇中还有“名山必产灵草(茶)”的口头禅,道教认为饮茶最能养心,养心即可实现人与自然美合而为一,进入“无我”意境,从而就能“长生不老”,延年益寿。道教修炼主要在于修心,修心在于主静。认为“静是产生智慧的根源”。道教也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戒律,而茶之清爽,性俭、提神益思、中正平和、超然空灵,有利信道者修炼达到“收心离境”、“静则生慧”的目的。所以,宫观道士以茶作为祈祷、祭献、斋戒以及“驱鬼捉妖”的祭品,并十分流行以茶飨客。
道家用茶祭天祀祖或当作随葬品已有悠久历史,在思普区,宫观道士的品茶礼仪,传播到民间的以茶拜神祭祖,以茶祭天拜地,均含有道家茶文化的气韵,这里的善男信女常用“清茶四果”或“三茶六酒”祭天拜地,以求神灵保佑,每年时逢清明节、立冬时节,都要用祖先生前的生活必须品“茶、饭、菜”到坟墓前祭祖、烧香,以表后辈对祖先的祭献。昔日在思茅和西双版纳茶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诸葛亮诞辰日,思茅商会的茶庄茶人,思普区的基诺族、布朗族、佤族、傣族都要在商会、茶山举办“茶祖会”,向茶祖诸葛亮敬香、祭祀、敬茶,向古茶树祭祀,祈祷茶叶生意兴隆,祈祷茶叶丰收,茶农平安。这些说明了道教与普洱茶的关系十分密切。
以上就是对道教文化和普洱茶的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
本文:道教文化和普洱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4037.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横县茉莉花茶品牌茶企集体落京
下一篇:茉莉花茶茶香意更长
标签:道教文化和普洱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