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茶资讯11月10日讯:西乡茶据县志载:始于秦汉,盛于唐宋,种茶历史悠久。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和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目前,西乡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按照该县建设全国茶业经济强县“三步走”战略,到“十二五”末实现30万亩茶园建设目标。
2020年25万亩茶园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40亿,茶叶将成为该县一柱擎天,富民强县的大产业。该县由此获得了“中国著名茶乡”、“全国名优经济林茶叶之乡”称号,茶叶产业的上档提速,给西乡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到2012年底,仅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就为该县农民累计增收4亿元,有80%农户从中受益,人均达到1428元。退耕还林先期实施的茶叶、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木已陆续投产和见效,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由2009年的29.32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 36.075亿元,年均增长18.5%。农民人均收入由3065元增长到3802元。茶叶产量由5700吨增加到7000吨。
生态效益凸显
没有鸟儿飞舞的田野不算美丽的田野,没有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家园不算美丽的家园。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30万亩坡耕地和荒山恢复了植被,其中新增茶园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6.2个百分点达到49.7%,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退耕还林后,通过林冠植被物截流,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山脊坡面是青山,平川是稻田,丘陵是茶园,大雨过后见不到雨水冲刷的痕迹,小溪河流是青水,生态环境宜人,两只东方活宝石朱 1999年春从秦岭山脉首迁落户巴山山脉西乡。繁衍生息,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目前西乡朱 种群增至7个,朱 总数50只以上。在西乡大地上随时可以看到国宝朱自由飞翔。多年不见的 朱鹬、喜鹊、杜鹃鸟、白鹭等珍禽又飞回了自己的家园。这是茶乡水韵、美丽西乡真实写照,2012年西乡县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全县劳动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县政府开办了农职技术学校和茶叶技术学校。通过职业技校培训劳动力10万人次,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投身到二、三产业,全县从事茶叶种植的人数从2万人增加到5万人。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到18个,茶叶精制厂6个、茶叶加工厂 279个。茶区年人均增收1000元。同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民耕作方式由传统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转变为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产值迅速增加,农村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加强。
本文:西乡县选中茶产业,成为西乡产业亮点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2397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苏城茶叶专业市场着手由“场”变“城”的大动作
下一篇:且看福建省内茶区参展茶博会
标签:西乡县选中茶产业,成为西乡产业亮点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