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茶毫与茸毛
很多刚开始喝茶的朋友都会遇到一个困惑,买茶时,经常会看到茶叶上附着着一些灰白色的绒毛,那是什么?是不是茶叶不够干净甚至是发霉了?还是说茶叶的品质不够好?其实都不是,那小绒毛叫做茶毫,茶叶里有它不仅不是说明茶叶发霉或不好,反而可能是高品质茶叶的表现呢。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茶叶与茶毫的那点事儿。快来看看吧!
茶毫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一个重要指标。嫩梢茸毛不仅是茶树品种特性的表现,而且对茶叶的外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能增进茶汤品质,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茸毛多的芽叶,是幼嫩和优质的标志;成茶毫的多少及隐显亦是评定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茶树茸毛一直都受到茶叶生产者与消费者们的普遍重视。
首先,茶叶茸毛的形态特征。叶片背面的茸毛是茶树品种的特征,嫩梢茸毛的长度、密度、粗度、色泽、分布特征依品种而不同。茸毛主要着生幼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茸毛基部有分泌芳香物质的腺细胞,能分泌芳香物质,因此幼嫩芽叶茸毛多,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
茸毛以芽最密,并随着幼叶成熟而自行脱落,同一品种的叶背上茸毛长度依叶序而异,不同嫩叶的茸毛密度以第1叶>第2叶>第3叶,且差异极显著。
茶树茸毛不仅分布于新梢顶部幼嫩的芽叶上,同时也普遍分布于成叶叶背与幼枝、花芽、花蕾等器官的许多部位。随着新梢的继续伸长与嫩叶等各部组织表面的不断扩展,嫩叶背、嫩茎、花芽等部位的茸毛密度亦随之逐渐稀疏。
春季气温回升,叶芽萌动,茸毛逐渐生长,至芽体膨大时,茸毛已长到一定的长度,这时叶片尚未开展,茸毛密度大。因此,很多名优茶采摘时以茶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主,并在制作过程中有提毫工序,以充分发挥茶毫的特性。
第二,茶叶茸毛与干茶外形存在什么关系?茸毛对很多名茶的外形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签:
上一篇:普洱茶的多个误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