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茶主要产于湖北的咸宁地区,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青砖茶的压制分三四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其中三四面,即面层部分质量最好。色泽为棕色,茶汁味浓可口,香气独特,回甘隽永。最外一层称洒面,原料的质量最好,最里面的一层称二面,质量稍差,这两层之间的一层称里茶,质量较差。青砖的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汤色红黄,滋味香浓。饮用青砖茶,除生津解渴外,还具有清新提神,帮助消化,杀菌止泻等功效。主要销往内蒙古等西北地区。以老青茶作原料,经压制而成青压青茶,其产地主要在湖北省咸宁地区的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场面等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湖北省蒲圻市(现称赤壁市)赵李桥镇,位于湘、粤、赣黄金三角地带,山青水秀,茶香袭人,京广铁路与107国道贯通集镇南北。得天独厚的茶叶产地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这里成为青砖茶的集散地。赵李桥茶厂就坐落于此地。它是我国生产砖茶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所生产的青砖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居全国紧压茶行业之首,并以生产“川”字牌青砖茶而久负盛名。
赵李桥茶厂的前身是“羊楼洞茶厂”,其产品由饼茶、帽合茶发展成青砖茶。据河北省《万全县志》记载,早在宋景德年间(约1004年),官府就以两湖饼茶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到明建文年间(约1400年),羊楼洞镇制茶业已相当发达,采制的圆柱形帽合茶,具有砖茶的雏形。清乾隆年间(1736—1790年),山西茶庄在羊楼洞镇开设“山玉川茶庄”、“巨盛川茶庄”,生帽合茶。清咸丰末年(1861年),经过改进制茶技术生产出青砖茶,在蒙古牧民中亨有很高的声誉。由于“山玉川”砖茶出了名,便将所产砖茶印上“川”字标记,一直沿用至今。1983年,以“川”字牌作为赵李桥茶厂青砖茶的商标正式注册。
早在清咸丰年间(1861年)汉口开埠以前,湖北砖茶就由山西帮茶商经营,每年谷雨前后来羊楼洞镇收茶制造,直至秋后收场。所制砖茶都运到蒙古、新疆及俄国西伯利亚等地销售。通常的运输路线,是先由汉口用民船溯汉水运至樊城,再从樊城用畜力陆运至张家口或包头,而后转运西北各地及外销俄国。经张家口转销各地的称“东口货”,经包头转销各地的称“西口货”,两者规格要求不同,东口货分别以27和36块砖茶包装成箱,西口货分别以24和39块砖茶包装成箱。
19世纪70年代,砖茶出口日益兴旺,外地茶商纷纷来羊楼洞镇设立茶庄。并以此镇为中心,东至通山50公里,南至通城45公里,西至临湘40公里,北至咸宁50公里,形成产销布局。运茶的独轮车、手推车和肩挑贩运者络绎不绝。从光绪四年(1878年)起,砖茶从羊楼洞镇运至汉口后,取水路运上海、天津,再转陆路运张家口。进入20世纪,砖茶出口大幅度增长,羊楼洞茶厂的砖茶生产进一步扩大。1910—1915年,砖茶贸易进入极盛时期,当时羊楼洞镇有茶厂30余家,年产砖茶30余万箱。平汉、粤汉铁路修通后,砖茶则用独轮车从羊楼洞镇运到赵李桥,通过火车直运包头、张家口,再运销各地。
自沙俄入侵我国后,由于俄商受到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在竞争中逐步夺去中国茶商边境贸易的市场。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原有的山西茶庄100多个只乘下4个,俄商和英商一起垄断汉口边贸茶叶市场。俄国十月革命后,原沙俄在汉口的各洋行砖茶业务停止。民国十四年(1925年),苏联将茶叶贸易收归国有,实行统制国际贸易政策,限制茶叶输入,砖茶销路大减。1929年发生中东铁路事件后,中苏断绝邦交,茶叶外销更受到严重打击,边境贸易日趋衰落,民族砖茶业企业纷纷破产。到解放前夕,只有“民生”、“复兴”、“天源茂”、“义兴”和“聚兴顺”等5家茶厂惨淡经营。
1949年7月,人民政府接管上述茶厂,成立“华中茶叶公司羊楼洞茶厂”。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便于运输,1953年4月,将茶厂迁到蒲圻市赵李桥镇,更名为“中国茶叶公司赵李桥茶厂”。1977年,又改称“湖北省咸宁地区赵李桥茶厂。
“川”字牌青砖茶,系我国独特的传统产品。按传统工艺加工,选用鄂南山区优质老青茶原料,分为洒面、二面、里茶,通过发酵、筛捡、精制、杀菌、紧压、烘干而成。随着制茶式艺水平的提高,如今的青砖茶已有几种不同型号的标准产品。赵李桥茶厂生产的青砖茶,外形紧结平整,色泽青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青砖茶又称“蒙古茶”,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故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饮用砖茶,具有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暖身御寒、消脂祛腻、化滞健胃、利尿灭菌等功效。据传元代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出征时,视砖茶如粮草,人喝奶茶能耐饥寒,马吃茶渣拌的草料力气倍增。多年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科尔沁草原上,蒙古族青年举行婚礼,往往用一段红绸捆扎两块“川”字砖茶,作为祝贺的吉祥礼品;在牧区的那达慕大会上,以砖茶为奖品,奖给在竞赛中夺魁的健儿。砖茶不仅为国内广大牧民所喜爱,而且也是境外高脂肪饮食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最佳饮料。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为发展砖茶生产和供应,增进民族团结,商业部和国家民委把赵李桥茶厂作为生产青、米砖茶的定点厂。并在原材料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年生产能力近万吨,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川”字牌砖茶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并获商业部质量管理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
几十年来,赵李桥茶厂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民族政策,积极生产砖茶,保证了市场的供应。70年代末,内蒙古下了一场大雪,中断铁路运输,为了保证砖茶不脱销,从武汉用飞机把砖茶运送到牧区。1990年,赵李桥茶厂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为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6年底,湖北省咸宁市赵李桥茶厂获得国家商务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牌匾,成为全国产茶制茶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记者近日来到这里一睹砖茶生产过程,见识了这个老字号茶企历经半世纪不衰的独特魅力。
赵李桥茶厂从1953年建厂至今,一直是国内砖茶生产的主要基地,该厂生产的青砖茶、米砖茶(即红砖茶,因原料似米粒而得名)的年产量达6000多吨,除销往国内的内蒙古、新疆、北京、陕甘宁等十几个省市区,还外销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十多个国家。[1]
青砖茶外形长为长方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尚明,叶底暗黑粗老。每片青砖重2公斤(其中洒面、二面占0.125公斤,里茶1.75公斤)大小规格为34X17X4厘米。
青砖茶饮用时需将茶砖破碎,放进特制的水壶中加水煎煮,茶汗浓香可口,具有清心提神,生津止渴,暖人御寒,化滞利胃,杀菌收敛,治疗腹泻等多种功效,陈砖茶效果更好
青砖茶加工要复杂一些,因为它分为“面茶”和“里茶”,好茶为面茶,次茶为里茶,这样加工出来的青砖茶表面平整光滑。一二级老青茶为面茶。
方法
1:渥堆发酵。 2:筛切制坯。 3:蒸压成型。 4:烘干。
冲泡后,其外形为长方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红黄,叶地暗黑。饮后体会:滋味鲜浓。
本文:青砖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inatea/3956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青砖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