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历史
荼
原意为苦菜的一种,苣菜属和莴苣属植物,《尔雅·释草》:“荼,苦菜。”“荼”是“茶”的假借字或古体字。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今‘茶’字古作‘荼’……至唐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清初顾炎武《唐韵正》:“荼荈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也指早采的茶叶。
茗
茶的通称,有“品茗”、“香茗”等词。《辞海》:“一说是晚收的茶”。《辞源》:“茶之晚取者”。《中华字海》:“一说是茶的老叶,即粗茶”。《汉语大词典》:“一说是晚采的茶”。《康熙字典》:“茶晚取者”。可见,根据采摘时间,茶在先,茗在后。晋代郭璞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
蔎
茶的别称,陆羽《茶经·一之源》:“其名一曰茶,二曰木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藓”。《茶经·七之事》引杨雄《方言》中“蜀西南人谓茶曰荈”。
茶的别称,常常与茶或茗合称。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荈、荼、茗,其实一也。”另意为老的茶叶。《魏王花木志》:“荼,叶似栀子,可煮为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槚
茶的别称。在《尔雅·释木·槚》中曾经这样记载:“槚,苦茶。”晋代的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叶生,可煮作羹饮。”
搽
搽也是茶的别称,早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就提到:“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然后他的注中指出:“从草,当作茶,其茶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做搽,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
来源:中国茶分类图典
本文:茶的历史“茶字起源”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yi/13188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信阳茶的传入与历史绍介
下一篇:茶艺师应该具备的花茶盖碗冲泡法
标签:茶的历史“茶字起源”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