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冷链新未来 华为以技术创新驱动冷链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物流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冷链物流作为保障食品安全、推动消费升级的关键环节,正迎来数智化变革的历史机遇。近期,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5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运营经验交流会暨冷链数智化专题研讨会” 在福建福州召开。凭借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淀,华为在会上分享了数智化赋能冷链物流的实践成果与行业洞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数智化成破局核心路径
当前,中国冷链物流正处于规模扩张向效能提升的转型关键期,但仍存在着高成本、高损耗和高能耗等核心挑战。
华为物流与仓储智慧化军团总副总裁邱士奎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一方面物流冷链行业亟需解决结构性降本难题。截至 2025 年,全国已累计建设 105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库总量达 2.53 亿立方米,但空置率超 35%;县域冷链覆盖率不足、运营模式单一、盈利水平下降、资源分配不均等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行业面临品控和质量危机。数据统计显示,生鲜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损耗率超 10%,相当于每 10 斤生鲜就有 1 斤 “消失” 在流通环节,亟需全程“零断链、零损耗”的解决方案。此外,能耗占冷链总成本比例近一半,包装与冷媒等耗材浪费严重,行业面临绿色低碳转型。
“数智化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核心驱动力。” 邱士奎强调,针对结构性降本难题,可通过 “三级节点联动” 构建冷链供应链数智底座,结合 AI 无人化冷库、仓配一体化等技术,有效优化仓储与运输资源,降低空驶率与空置率;针对品控危机,可通过IoT+温控主动感知、AI智能视觉识别以及区块链技术,实现对生鲜产品运输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损耗。
借助AI、物联网等数智化技术的综合施力,行业从 “规模扩张” 向 “效能提升” 的转型之路将更加顺畅。华为中国政企大企业物流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张楠特别指出,应用的落地需要大量技术支撑,而这正是华为擅长的领域——华为在云计算、AI、IoT、大数据乃至自动驾驶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并通过实践积累构建物流行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赋能物流全行业降本增效。
华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落地实践彰显数智价值
针对冷链物流的痛点,面向行业数智化发展新范式,华为成立专业化子军团——物流与仓储智慧化军团,并提出物流 “SMART” 整体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物流服务平台化、运营数字化、调配智能化、作业自动化、运输无人化等五个关键模块,依托云计算、AI、IoT、大数据及自动驾驶技术构建的物流云底座,实现全链条协同与效率提升。
在实践中,华为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正在逐步对外赋能和推广,目前已在云南建投物流、华鼎冷链等客户落地,并有了初步成果。据张楠介绍,云南建投物流从 “企业物流” 向 “绿色食品供应链企业” 转型过程中,携手华为主要在三个方面展开了合作。一方面,双方共建安全、可靠、稳固、可用的云底座,通过一朵云纳管N个物流园区,打通供应链物流上下游数据,形成供应链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实现产、供、销、仓、配、运各环节的高效协同。
另一方面,标准可靠的数据底座是企业构筑智能化未来的地基。云南建投物流和华为聚焦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和数据治理体系,辅助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同时沉淀数据资产,为全面智能化打基础。
张楠补充道,物流流程长,涉及人、车、货、场,如何将各个环节的数据紧密联系,并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实现协同非常关键。通过 AI + 智能连接技术,云南建投物流实现了园区/仓储作业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智慧物流车辆调度系统结合算法与物联网技术,减少拥堵等待,调度效率提升 20%;数字月台通过机器视觉与边缘计算,实现作业智能安防管理;智慧仓储则借助 AI 算法优化分拣路径与库位规划,效率提升 80%。
除了云南建投物流,在绿色低碳领域,华为的氢能冷链车与光伏冷库组合方案,推动华鼎冷链等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 32%。华鼎冷链的 “雪豹数智大模型” 更印证了技术价值:智能温控使食材损耗率下降 20%,车辆调度效率提升 20%,预测性维护故障率降低 45%。此外,华为 AI 预测系统帮助客户将库存占比降至销售额的 1/30,重构冷链价值链。
坚定技术与业务结合,持续使能冷链物流
当前,人工智能已逐步深入千行百业,赋能高价值场景应用。邱士奎指出,当前 AI 正从感知、认知向生成创造演进,架构从对话式向智能体升级,已从个人服务领域深入核心生产场景。在冷链物流中,AI 可赋能自动化设备调度、干线 / 支线自动驾驶(结合计算机视觉保障安全)、经营决策分析等场景,而规模化企业还可通过大语言模型提升客户服务效率。
“技术落地需平衡创新与应用,更要立足业务场景,要在有价值的业务场景中寻找技术价值。” 张楠表示,企业应优先选择高价值场景先行先试,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通过 “顶层规划 + 小规模试点” 小步快跑推进转型。例如在库位规划、货量预测、人员排班等场景,AI 的预测与运筹能力可实现持续优化,既能减少物流浪费(如降低车辆吨公里数、提升仓储利用率),又能支撑长期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华为与云南建投物流的实践正是这一技术与业务结合的核心逻辑的体现。
邱士奎强调,冷链数智化转型是 “战略工程”,需企业 “一把手” 推动,兼顾顶层规划与快速见效 —— 既要通过集约化、平台化设计避免重复浪费,也要通过标志性成果坚定转型信心。华为成立物流与仓储智慧化军团,定位 “行业使能者”,正是为了将自身供应链经验与技术能力对外赋能,既为行业场景匹配技术,也为技术寻找应用土壤。总结起来华为的核心思路就是“战略是根本,数据是基础,智能化是方向”。
未来展望:开放架构推动行业全面升级
目前,全国 105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基本建成,邱士奎认为,数智化技术将成为这些实体平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数据联通打破节点壁垒,解决物流效率瓶颈中的 “数据断点” 问题,释放数据新质生产力。
“未来,华为发挥自身的实践和技术优势,携手更多的行业客户和伙伴,共同推动行业数智化全面升级。” 邱士奎表示,华为将持续共享跨行业经验,沉淀行业知识,推动冷链数智化从 “辅助工具” 进阶为 “核心引擎”。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在华为等企业的技术赋能下,冷链物流行业正加速向效能提升转型,迈向高效、绿色、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新未来。(张扬)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上一篇:华鼎冷链与中交广州供应链签署战略合作 共筑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新生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