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安康这杯茶,科技味儿十足!

时间:2023-04-29 09:50:48来源:admin01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青山孕育绿芽

  硒水冲泡香茗

  一盏茶

  是传承也是文化

  是时代进步也是科技创新

  科技赋能·转型升级

  富硒茶香·幸福安康

  4月19日~23日

  第31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

  将在安康隆重举行

  作为东道主

  安康富硒茶

  将精彩亮相 一展风貌

  今天

  带你走进安康富硒茶

  了解它背后的科技赋能

  智慧茶园 助推基地升级

  春日破晓,吐纳新芽。平利县蒋家坪凤凰茶山百亩茶园嫩绿葱茏,清晨漫步其间,只觉细雨蒙蒙,一身清凉,原来是茶山智慧提水灌溉系统正在作业。

  平利县农业农村局驻蒋家坪村工作队副队长汪峰介绍说,智慧提水灌溉系统从下游黄洋河取水,上游建立提水站,将整个凤凰茶山分成17个区域,只需一部手机就可通过智能云系统指挥茶园里700个伸缩喷头分批次、按地块自动化水肥喷灌。

  汪峰

  此外,茶园还安装了5G摄像头、智能虫情测报灯、气象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园区温度、湿度实时监测和虫情信息自动采集,快速准确预测监控区茶树生长情况。

  走进“贡茶之乡”——紫阳县焕古镇,茶农们穿梭于茶陇间新修的便道采摘鲜叶,脸上笑开了花。焕古镇茶产业办公室主任唐民说,今年茶叶长势喜人,销售情况较好,茶农们干劲十足。为了提升亩产,茶园运用了太阳能杀虫灯、农用植保无人机等科技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促进茶叶健康生长。

  目前,紫阳已建成智慧数字茶园300亩。

  唐民

  除了智慧茶园管理,选育好的茶树品种是茶叶产业稳固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全市持续聚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升老茶园管护水平,加速推进茶园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技术进程,每年新建和低改茶园5万亩以上;培育出全省第一个、全国第九个获国家登记的茶树良种陕茶1号,结束了陕西茶业发展完全依赖外省品种的历史;在大力推广以陕茶1号、紫阳群体种为主的本地优良茶树品种的基础上,引进龙井43、福鼎大白、中茶108等适宜种植品种。

  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园10个,实现产茶县区良种繁育体系全覆盖,努力打造全省茶树良种繁育优势集中区。

  科技创新 赋能产业发展

  一撕一冲一泡,三秒即享一杯好茶,这样的安康富硒茶,你喝过吗?

  这样的茶,来自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夏秋茶为加工原料,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研发了国内首款系列标准化富硒茶饮产品——“茜小施富硒速溶茶粉”,实现了茶叶到茶粉的科技变身。

  公司副总赵鸿博告诉记者,这种“富硒速溶茶粉”采用低温逆回流超声波萃取、膜浓缩及真空喷雾干燥等国内前沿提取技术,有效保留原茶香气和口感,硒含量更是高于富硒茶标准值的2~3倍。

  赵鸿博

  平利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也通过院企合作的方式,携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4年不断探索,率先打破了陕南散茯茶发花的技术困局,把金花培育到散茶中,保留了茶叶的本味,培育出益生菌,也留住了锌、硒等矿物元素。先后荣获第25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2019年国家农业农村部质量中心“名特优新”产品认证。

  959记者采访平利一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冉龙海

  在创新科技的召唤下,两千年前的古茶也被唤醒。以汉阳陵出土的“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为标本,安康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恢复创制了世界最早的茶——安康秦汉古茶。其典型品质特征“金银相间色,清醇甘甜味”,茶届泰斗陈宗懋院士为其题词“丝路瑰宝、秦汉古茶”。

  紫阳县依托中国农科院茶研所、京东、中茶公司,完成了《紫阳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编制,研发了新产品“橘茶”加工工艺,相关企业先后发布“紫阳橘茶”企业标准,新创“橘茶”已成为富硒茶品牌新星。

  959记者采访紫阳县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唐正和

  安康各县区及企业也积极改进绿茶传统工艺,提高精细化程度,提升产品型态,紫阳县焕古庄园富硒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硒香茶”系列产品、白河县歌风春燕茶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兰花香”等系列产品都备受市场青睐。

  科技创新为茶叶企业的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近年来,安康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政府引导、园区承载、部门帮扶、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安康富硒茶品牌创建,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支持茶产业发展,积极搭建惠农融资服务平台,深化院校合作,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科研攻关,有力提升了茶叶品质。围绕茶树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新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等环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科研攻关,发布了安康富硒茶团体标准,《天然富硒茶》成为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

  提质增效 拓展茶农增收

  由一棵茶树到一个品种,再到一个产品,“陕茶1号”都在发挥着巨大的经济作用,以每年1亿株以上的种苗供应量供应市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好茶”。

  立足富硒资源和“陕茶1号”品种优势,汉滨区按照“转方式、强品牌、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加速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全面提升茶叶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茶园总面积达到21.04万亩,茶叶产量达到9430吨,实现产值19.5亿元。

  今年春茶开园后,紫阳县茶农罗会山一直在茶园忙采摘,他告诉记者,现在茶园亩产比以前高多了,今年春茶销量不错,至少能收入1万多元,再加上采摘夏秋茶,也能增加额外收入。

  罗会山

  “夏秋茶”链条的不断完善,让紫阳很多像罗会山一样的茶农,从“春茶一季”变为“四时有收”,茶企基本实现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等一年四季组合式连续化生产,茶园经济效益提高50%左右。

  相对于热闹的春茶收购,安康市圣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却在等待着夏秋茶的到来。董事长印海峰说,公司主要以夏秋茶为加工原料,目前,已与平利、紫阳、汉中等地茶园达成了茶叶收购意向,每年收购约300~500吨,今年下半年还将开创“冲饮一体机”项目,届时,茶叶需求量将会大大增加,弥补了夏秋茶销售短板问题,进而实现带动茶产业全产业链从业者的共同增收致富。

  印海峰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工艺精益求精,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安康市汉滨区东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东任说,通过新建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引进国内先进制茶设备,目前,已建成5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大型绿茶生产研发基地,旗下销售店产品年销售额已突破1200万元。

  单东任

  智慧茶园、良种选育、技术攻关、品种研发……科技创新不断为安康茶产业赋能,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达39.6亿元,连续三年稳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二十强,已经形成了以紫阳、平利、汉滨等优势产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岚皋、白河、汉阴等县的茶产业发展格局。

  安康富硒茶远销海外,茶叶出口额居全省前列,领跑全省茶行业,成为安康对外开放的“金名片”。截至2022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111万亩,茶叶产量5.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300亿元,带动20.1万农户实现因茶增收、因茶兴业。

  科技创新

  引领茶产业发展

  安康富硒茶

  还将创造更多可能

  畅销全国

  走俏世界

  第31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

  将于4月19日~23日

  在安康隆重举行

  期待!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https://www.food12331.com

上一篇:霸王茶姬全国320+新店齐开,Mango在中国仅剩1家实体店

下一篇:花300万加盟,做喜茶“打工人”?历史上真正的叶问,身材矮小,爱抽大烟和逛妓院,从未与日寇打擂

相关推荐
  • 预制菜5项大奖出炉,华鼎供应链荣获“最具竞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