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假肢义肢网

做假肢的残疾人技师:理解肢残人士之苦 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西游记》最贵女演员,租飞机请来出镜3分钟,却让观众记了30年

时间:2023-06-17 09:16:21来源:admin01栏目:假肢新闻 阅读:

 

张立德在制作假肢。 高龙安 摄

  中新网长春5月20日电 (高龙安)取模、修模、对线、美化……一具从石膏中“脱胎”的假肢看起来如此崭新,对于残疾人来说,这将是生命的新“支点”。

  今年33岁的张立德生于黑龙江哈尔滨,21岁时,他因车祸失去右腿,从此,假肢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如今,张立德是吉林长春一家假肢生产企业的技师。“我一年能制作50多具假肢。”他对此颇为自豪。他早年当过网吧管理员、裁缝,开过冷饮店、跑过销售,他认为,学习制作假肢让他重新拾起对生活的热爱,为此苦练了七年之久。

张立德在打磨假肢的细节。 高龙安 摄

  制作一具“合身”的假肢至少3天,靠的不单是长年练就的手上功夫,还需要一定的医学、力学、机械等方面知识。或许因为张立德有多年使用假肢的经验,对各类产品较为了解;抑或因为他自身有残疾,比常人更清楚假肢对于残疾人的重要,他制作的假肢总是格外注重细节。

  张立德拿起一只刚做好的阴模,用手在里面反复摸索,身上满是石膏。他说,取模要特别注意膝盖等关节部位,尺寸和形状稍有偏差,用起来就会感到不适。

  即便取模再好、手艺再精,同一具假肢也不可能一直适用。一个难以回避的现实是,残肢附近的肌肉会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萎缩,少数残疾人会因病理性原因出现局部浮肿。假肢安装后需要适时更换,成人至少换3次,未成人则更多,同时需要专人指导练习行走一个星期左右。

  这时,张立德会花时间跟踪观察假肢的使用情况,一是方便指导残疾人正确使用假肢和调整机械部件,以求更好的适配度;二是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让张立德感到欣慰的是,近些年,假肢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现在最高级的假肢,里面安装有智能芯片,能辅助实现正常的关节运动机能。”张立德很想体验一把——他已经太久没有体会过奔跑和跳跃的感觉了。

  张立德希望,假肢能够给予残疾人新的生命支点和信心,让他们重回人生舞台,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完)

(中国新闻网)

服务联系电话:17737500878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戴着义肢不断奔赴下个“战场”天安门上毛主席像已挂73年,还要挂多久?早在1980年邓公便已解答

下一篇:穿假肢的“逆行者”唐僧念的紧箍咒究竟是啥?翻译成中文只有6个字,换作你也头疼

相关推荐
  • 汉台区残联为14名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
  • 打造民心支点 | 免费假肢“装起来” 助力残
  • 肌电手臂(肌电手的种类及特点是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