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毕业生对假肢矫形器行业的看法
作为一个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刚毕业的学生,四年本科生活真正接触到这个行业内的只有大三、大四两年时间。通过这两年时间对这个行业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康复辅具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想来谈一下作为一个行业新人所看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康复协作组,国外的实际状况我并没有接触过,但是通过近年来阅读的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国外的康复系统是由一群人对一个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其中包括医生、康复医师、康复技师、护士、假肢矫形器师等。反观国内,由于存在一些地域差异,各地的康复治疗的水平不均,系统不完善等,国家出台过相关政策三甲医院要建立康复科和康复辅具制作室,这个地域差异更是明显。
第二、康复辅具产品不全,中国康复器具目录中将康复辅具分为12个主类,93个次类,538个支类,但是市场上目前存才的辅具远远不够目录中所写的这么多,即使有也没有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到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快,我们未来的康复辅具需求将会急剧增加。就如今的发展情况来说,产品的类目不全,销售渠道局限,人们认识不足。针对现在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借助现在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快速有效的宣传,尽快丰富各类辅具产品,拓宽销售渠道,这样等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才不会出现没有产品或者买不到的情况。
第三、假肢矫形器技师从业人员不足,且水平不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的数量高达八千多万,肢体残疾人数高达2400多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有需要装配假肢的需求。现在装备假肢的机构除了各省的省假肢厂以外还有一些假肢公司。假肢矫形器从业人员很多都是师傅带徒弟带出来的,本科及专科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比较少,再加上行业内薪资待遇等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导致本专科培养出的人才流失。近几年国家取消了假肢技师和矫形器师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行业内的技术人员持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本来就少,现在更是可以说技术水平无法评定和衡量。
第四、国产品牌的假肢关节脚板的产品质量及影响力不足。目前国内的假肢市场比较主流,影响力比较大的很大一部分是国外的假肢品牌,确实需要承认,国外的某些品牌的假肢产品质量包括创新研发的科技技术上要比国内普通的假肢产品好,这个问题应该是需要国家大力扶植和推广研发的,积极加强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发展国内的康复辅具行业,也是比较期待国产品牌的假肢产品能够崛起。
第五、康复辅具技术这门学科涉及医学、工学结合的方面比较多,且随着3D打印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的技术能够融合进辅具的设计制作,说明未来假肢矫形器等康复辅具的制作技术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革,国家对这样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也比较重视,拿我刚刚毕业的母校滨州医学院来说,就已经建立了一整栋大楼来从事康复及康复辅具的研发,专业教学等任务,ISPO的认证以及康复领域的国际化认证也以正在进行当中。多学科跨专业的师资力量也比较齐全,由于学校的大背景是医学院,所以学校培养的人才在思维上还是偏向康复医学的思维,可以站在康复的角度去想康复辅具设计装配制作上的问题。
最后就是行业规范化问题,行业内很少或者说基本没有一个比较规范系统的假肢或者矫形器的处方,也没有一个比较规范化的患者装配完成后的跟踪流程。在我看来对假肢矫形器来说跟处方药一样需要专业人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具假肢、矫形器的处方,且假肢矫形器的适配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患者在穿戴过程中出现问题一般情况下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因此需要有个一定时间的跟踪售后服务来解决患者在实际穿戴过程中的问题。
以上就是一个刚毕业的行业新人对整个行业的一些看法与观点。康复辅具行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机会和挑战,同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相信有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康复辅具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辅具行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追更2023年2月3日
正在学习《假肢矫形工程》的同学或者已经毕业的同学,建议能考研的尽量去考研,考研以后的就业方向将更加广阔。建议考研的方面《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介绍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代码:083100)是一级学科,部分院校也作为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它有一个分支是生物信息、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主要攻读生物、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仪器分析化学等,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为医疗诊断和药物筛选,以及个性化、转化医学提供了生物医学工程新的技术前景,化学生物学、计算生物学和微流控技术生物芯片是系统生物技术,从而与系统生物工程将走向统一的未来。
就业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相对来说就业前景不错,尤其是男生就业比较好。该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此专业是应用最先进的理工科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人的生命现象与规律,其研究领域极其广泛,其研究方向也非常多。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也是今后几十年内最容易出现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学科领域之一。
就业去向
1、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在医院或医疗仪器公司从事相关工作。
3、在软件公司,从事医学影响和图像处理的相关工作。
服务联系电话:17737500878
标签:
上一篇:选假肢公司你被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