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手术介绍
1、截肢手术
截肢是截除没有生机或没有功能,或因局部损伤或疾病而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 确切的讲截肢是经过一块或多块骨头将肢体的一部分切除,而特别将通过肢体的关节部位的肢体切除称为关节离断。一般在论述中为了简单起见这两种手术都称为截肢。在我国因外伤而截肢的患者占截肢原因的首位,其次是肿瘤疾病引起的截肢。
从康复的角度考虑,截肢不仅仅是破坏性手术,而且还是功能重建的开始。通过截去有害或无用的肢体,而重新装配人工肢体——假肢,可以取代被截去之肢体的部分功能,以达到自理生活,回归社会的目的。
许多人认为残肢保留的越长对于安装假肢越有利,实际上是应该根据需要而选择截肢的最佳位置。上肢假肢与下肢假肢的代偿功能完全不同,正常人上肢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劳动,手非常灵巧和具有协调能力,可以从事精细的作业,目前即使是最高级智能型的假手也不能完成上述要求。下肢截肢部位同上肢一样,以保留较长残肢为基本趋势,但是小腿截肢除外。小腿截肢以中下1/3交界为佳,一般保留15cm长的残肢就能够安装较为理想的假肢。小腿远端因软组织少、血循环不良,故不适合在此部位进行截肢。
2、残肢痛和幻肢痛
(一)残肢痛是指截肢后肢体残留部分的痛疼。残肢痛常因残肢不良引起。
残肢承重部位皮肤疤痕,植皮,皮下软组织过少,皮肤与骨骼粘连,穿用假肢时常引起皮肤擦伤。
i.残肢的骨末端有骨刺,残肢的骨突起过于明显,在穿用假肢时常引起压痛和皮肤损伤。
ii.残肢的压痛和皮肤表面过敏,多由于截断的神经末端神经瘤或神经粘连所引起。
iii.相应措施:一般轻的残肢痛通过患者自己经常拍打,按摩残肢过敏、疼痛的局部可以逐渐消失。严重的残肢痛需要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由于神经瘤引起的残肢痛特点,是用手指在残肢末端软组织中可以摸到个约黄豆大至蚕豆大的小肿块,有的用手指压迫患者会感到发麻、放射性疼痛。无痛的神经瘤不需要治疗。长期神经瘤痛可引起严重的幻肢痛,因此应当及时手术切除。
(二)幻肢痛是主观感觉已被切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疼痛的幻觉现象。
1.发病情况 发病率多数报道在6O 一9O% ,5 一10% 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幻肢痛。其疼痛特点主要为跳痛、刺痛、钻孔样痛、挤压痛、灼痛、拧痛。有的伴随有头痛、背痛等其他部位的疼痛。多为发作性疼痛,阵发性加重。
2.发病机理 目前尚无确切机理可以完全解释幻肢痛,可能与术前疼痛、术中损伤性刺激、术后疼痛及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关。
3.预防和处理
1.早期佩戴假肢:临床实践中发现,截肢术后尽早佩戴假肢有助于促进幻肢痛的消失,而且假肢穿用越早,幻肢痛消失也越快。
2.残肢弹力绷带包扎:可以避免或消除残肢肿胀,缓解血循环障碍,可以减轻或消除因缺血所造成的残肢痛对大脑皮层的刺激。
3.物理治疗:可以采用蜡疗,电疗和红外线疗法,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残肢肿胀,促进淋巴回流,缓解因残肢肿胀所造成的疼痛。
4.药物,心理等综合治疗。
3、术后伤口愈合及换药
清洁伤口如无引流物,也无出血、污染或感染征象,手术后不必换药。
有的病人及亲属为了看看伤口多大、缝了几针而自行揭开敷料,这种做法对伤口愈合不利。换药时亲友不要围观,以免造成污染。如有污染,要及时清洁伤口,更换敷料。
常有患者或家属要求给伤口“上药”。他们相信在伤口上涂抹些药膏、撒些药粉之类,对伤口生长有好处。其实,换药就是更换敷料,一般伤口除了用酒精消毒外,并不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只是在伤口感染或有肉芽创面时,才需根据病情使用洗必泰溶液、高渗盐水、生肌散或凡士林纱布等。换药的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伤口渗出、生长情况而定。不必要的“上药”、过勤的换药,反而会成为不良刺激而延续伤口的愈合。
服务联系电话:17737500878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