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白毫银针味同嚼蜡?白茶也有“秃头”困扰

时间:2025-10-05 11:13:44来源:中国酒茶网栏目:茶百科 阅读:

 

一道选择题

没有毫香的白毫银针

和一杯白开水

小白选后者,茶友呢?

    文 | 小白

01

今日切身体会了一番白茶界史诗级的“味同嚼蜡”,不知茶友们是否有与小白一样的体验。

单手举着白瓷小盏,双目含泪,喝了就是将就吧,这没有毫香的白毫银针到底喝是不喝?

要知道小白可是白茶的狂粉,想在冬日里唤醒我的杀手锏不是快递也不是外卖而是喝茶去!

好久不见的小蓝居然约我去她朋友家品茶。

甭管原先认不认识,喝了茶那就是朋友,于是屁颠屁颠的就跟上了。

听说还是白毫银针,哈哈哈哈,雀跃到哼小曲。

但是吧,在主人家刚刚将白毫银针拿出来的时候,小白就微微觉得有些不对了:这是白毫银针的白毫有些稀疏吧?莫不是熬夜多了有秃头困扰?

看了干茶的品相,喝茶的兴致也就消了一半。

茶农家三句不离茶的毛病犯了,不如给茶友们好好说道说道,怎么挑选白毫银针?

02

第一,选白毫多的。

毕竟没有白毫的白毫银针,怎么说也名不正言不顺,所以白毫银针最重要的呀,就是这白毫了。

上等的白毫银针,不论是刚刚采摘的时候还是日晒之后,以及后面存储的过程中都不会产生大量掉白毫,以至于银针“秃头”的情况。

但是注意啦,白毫银针在制茶的过程当中还是会有少量的白毫脱落的,只要在正常的损耗范围之内就不碍事。

就像年轻人的头发一样,虽然浓密但是依然会有正常的新陈代谢,这和脱发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哦!

春天晒茶青时,小白闲得无聊偶尔摸一摸白毫银针玩,那白毫又长有密,顺着抚摸还滑滑的。

掉?不存在的。

不过这也就是太姥山的白毫银针了,其它地方的小白可不保证啊,毕竟太姥山白茶好这是有先天基因在的。

03

也就是挑选的第二点,看产地。

太姥山高山白茶和平地茶之间的差距,就像是天才和普通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样。

先天优势,不讲半分道理。

高山上气温低,能够更大程度保持白茶的鲜嫩度。

毕竟白毫银针就是白茶身上最鲜嫩的叶芽芽,平地的气温较高很容易就使芽长成了叶。

众所周知的事儿,白茶叶上的白毫数量可没有白茶芽上的多呀。

高山上昼夜温差大,更适合白茶的物质累积。

欲速则不达,虽说平地的采茶期都会比高山上提前那么一些吧,可是高山白茶的物质积累更加的扎实,这一点从高山白毫银针的白毫更长更密更不容易脱落就可以看出来了。

04

第三点,白茶干度要达标。

白茶的储存过程中尤其注意防潮防湿,就是因为干度对白茶的品质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白茶受潮之后水分增加,茶叶容易变质,那么如果多余的水分从一开始就存在的话,对白茶的品质有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在干度达到标准的情况下,白茶当中的物质进行着缓慢而友好的转化,这使得白茶的香气和内物质产生微妙的变化,是茶友所喜闻乐见的。

而在干度不达标的情况下,白茶在过多水分的作用下反应加快,香气产生变化却是发酸,发霉的气味,内质也逐渐霉变,这时候就要茶叶扔掉,毕竟这是开始变质的表现。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是如此道理,适度的水能够使得白茶转化如虎添翼,过度的水却只能扼杀所有产生好茶的可能性。

05

这好的白茶光是想想都雀跃不已,不好的白茶即便是白毫银针也使人难以下咽。

面对主人家的好意,小白却之不恭只能像是喝白水般胡乱喝了几杯,牛饮般尝不出什么滋味,喝茶果然将就不得啊。

一壶“秃头银针”喝下来,真真是如坐针毡,只好随便寻了个理由先走一步,也不知道有没有失了礼数。

只盼望着下次能够请这位朋友喝上一壶真正的太姥山白毫银针,到时候小白必然搬出老白私藏的好银针来招待。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下单「最想念的白茶」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如何醒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