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什么样的普洱茶才有收藏价值?全国茶友应如何正确存放?(实用宝典)

时间:2025-09-13 23:44:13来源:中国酒茶网栏目:茶百科 阅读:

 

对于普洱茶,很多茶友都是有“喝老茶,存新茶”的观念,那对于新茶该如何去判断其后期的收藏价值呢?笔者认为达到以下几点的新茶,也应该算是茶中臻品了,是值得收藏的新茶。

入口·是否舒适

茶汤入口,第一感觉,是清甜,但是入口若是连一丝丝的轻柔感,丝毫对于口中的茶汤没有好感,那这样的茶,不应该在考虑范围内。

茶滋味·是否苦去甘来

入口,苦与涩,一段时间后,会不会在舌面产生回甘,就是呼吸,或者是咽口水的时候,舌面有丝丝清甜,打个比喻,你吃了甘草片,过后喝水,口中都有那种清甜滋味。这样的甘甜,来的是否快速,保持的时间是否长久。

茶香·是否丰富

茶叶的香气很多变,新茶,是否多少会带有青草气,或是淡淡水气,这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在喝茶的时候,还会有淡淡的花香和果甜香。入口之后,上腭会出现这些香气。如果有,可以继续往下喝,再看看时间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香会不会继续出现。

茶汤·是否有层次感

所谓的层次感,说起来觉得很飘渺,茶友在喝茶的时候,特别是新茶,茶汤入口,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又会是另个滋味,舌根又会不同,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口感也是会有变化的,如果一泡到底,从舌尖到喉部都是一个滋味,这样的新茶,在后面也不会有多出彩的表现。

茶汤·是否顺畅

别以为,只有老茶有顺畅顺滑的茶汤滋味,其实不然,新茶的顺滑感,要和老茶区分开来,你在喝新茶的时候,茶汤入口,如果一瞬间觉得舌面像是受了滋润,整个茶汤包裹着舌头,滑滑的,润润的,就像是喝纯净水冲的蜂蜜水,除了水的顺,更多了蜂蜜那种滑。

不要盲目追求茶叶年份,品质才是收藏的关注点

有些人盲目追求三五十年的普洱陈茶,甚至于索取所谓的樟木香和荷香这种只有野生茶树才有的香气。其实存放20年以上的普洱茶目前已是很少存世,三四十年以上的普洱茶更是微乎其微。现市面上有部分卖价达几百元有所谓“陈饼”并没有那么多。

茶叶评审专家们经过泡饮鉴定,发现百年的陈茶只有暗红色的汤色,滋味全无。这是由于年份太久,茶叶已经确实“陈化”得太过分了,已无用价值。

说完什么茶值得存之后,笔者想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跟全国各地的茶友分享下几点存茶的要点

要知道,仓库作为第二生产车间,是影响茶品转化品质的重要因素。

问题是,中华大地纵横几千里,不同地区温湿度差异巨大,茶友们又该如何正确存茶呢?

根据温度和湿度,可以将全国划分成5个存茶地区。以广州为代表的华南存茶区;以昆明为代表的西南存茶区;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存茶区;以兰州为代表的西北存茶区;以沈阳为主的东北存茶区。

广州为主的华南存茶区

华南地区常年湿度大于80%,年平均气温在23℃。尤其到了夏季,高温多雨,存茶条件十分不利。

下雨天

在每年4月至11月,要严密监测湿度,用纸箱或竹箩存放紧压茶,需离地20厘米。

茶叶罐可在底部放置活性炭或石灰吸附湿气,且需一周翻动茶品一次,以便整件茶品接触空气均匀利于转化全面。

昆明为主的西南存茶区

昆明湿度较低,气候十分干燥,每年6-9月是雨季,湿度相对较高,此时要稍微注意防潮。

雨季时每天定时开窗通风;雨季即将结束前一周左右,就不再开窗,每隔2~3天就打开房门,保证空气的流通。

这个时期要注意,大件货品离地存放;散茶存茶建议存放于茶叶罐内,注意防尘防异味!

兰州为主的西北存茶区

兰州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年中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

存茶

兰州存放普洱茶比较省心,只需存茶的环境一定要避光、无异味。如果空气湿度不够,可以适当采取加湿措施,保证茶叶后期转化顺利。

北京为主的北方存茶区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潮湿,以北京为例,年平均气温13.2摄氏度,平均湿度51%。冬天供暖的时候,湿度甚至低至10%。

存茶

在北方存茶,不用担心茶叶发霉,但茶品转化慢以及香气容易损失,是茶友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冬季室内供暖,应该把普洱茶放在离地20cm的地方,以防温度过高,造成香气散发。同时,如果室内湿度较低,可以在茶箱旁边放一盆水,增加空气湿度。

沈阳为主的东北存茶区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最高温和最低温差有60℃之大,温差极大,降雨集中在夏季,高温可达38℃。

因此夏季要注意防湿度、防霉变,一周翻动查看茶品一次。冬季茶品处于“休眠期”,也应勤查看茶品是否受潮,是否有异味。

存茶

总而言之,不管在哪个地区存茶,一定要避免日光直射,湿度保持在40%-75%之间,温度在15℃-35℃之间。

温度和湿度是关键,根据自然规律和存放地点因地制宜,“华南地区莫怕湿,西北地区莫嫌转化慢”,针对不同收藏价值的普洱茶,它们的转化结果一定会各有千秋!

图文:来源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茶中瑰宝茶多酚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