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普洱茶开汤品鉴:综合品鉴为主 干茶审评为辅

时间:2025-08-26 01:57:06来源:147小编栏目:茶百科 阅读:

 本文主要谈谈普洱茶最基本的品鉴方法,包括干茶审评及开汤审评中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普洱茶感官审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干茶审评、取样称量、冲泡、开汤审评,在感官审评的过程中,主要以开汤审评的综合品鉴为主,干茶审评为辅。 一、干茶审评包括:干茶外形、整碎、色泽、净度 普洱茶开汤品鉴:综合品鉴为主,干茶审评为辅 外形:主要是茶品的外形规格(如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压制的形状、松紧度、匀整度等)。 整碎:茶品个体条索的大小、长短和粗细是否均匀,完整; 色泽:茶品的颜色及色的深浅程度,茶品色面的亮暗程度; 净度:茶类夹杂物(梗、籽、朴、片等)、非茶类夹杂物(杂草、树叶及其他)的含量。 二、开汤审评(湿评:包括茶品冲泡后的汤色、滋味、香气、叶底等项目) 流程一:取样,称量——取样必须按照标准进行。 散茶取样:将缩分后有代表性的200-300g茶样混匀后,用拇指、食指、中指从茶样上段至下段同时抓起至少为5g,至托盘天平称重盘中,慢慢松开,直至5g为止。 紧压茶取样:将紧压茶自边沿向中心点逐层剥离上、中、下三层约50g茶样,混匀后按散茶方法进行取样及称量。 流程二:冲泡,称取有代表性的茶样5.0g,置于250mL审评杯中,注满沸水,加盖浸泡5min,按冲泡次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 流程三:湿评(开汤审评),主要包括茶品内质的四大因子: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注:汤色的审评要及时,因为溶于热水中的多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很容易氧化变色。) 普洱茶审评之汤色:茶品汤色审评主要从色度、亮度和清浊度三方面去评比。 色度:茶汤的颜色,与茶树品种和鲜叶老嫩及加工工艺有关。 清浊度:茶汤的透明程度。 普洱茶审评之香气:审评香气除辨别香型外,主要评比香气的纯异、高低和长短。 嗅香气可分为热嗅(异杂味)、温嗅(香气的高低)、冷嗅(持久度)三个阶段。 (注:香气审评时,应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抽烟、涂香水、香皂洗手等都会对香气鉴别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普洱茶审评之滋味:良好的味感是构成茶品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审评茶滋味适宜温度在50℃左右,在审评过程中,主要区别茶汤的:浓淡、强弱、鲜、爽、醇、和。 浓淡:浓指浸出的内含物丰富,有黏厚的感觉;淡则相反,内含物少,淡薄无味。 强弱:强指茶汤吮入口感到刺激性或收敛性强,吐出茶汤后短时间内味感增强;弱则相反,入口刺激性弱,吐出茶汤后口味平淡。 鲜爽:鲜似食新鲜水果感觉,爽指爽口。 醇和:醇表示茶味尚浓,回味也爽但刺激性欠强;和表示茶滋味平淡正常。 普洱茶审评之叶底:审评完滋味后,将叶底倒入叶底盘中,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 叶底的老嫩、匀杂、整碎、色泽的亮暗和叶片展开的程度等是评定茶品优次的重要因素。 审评的基本方法就介绍到这里。 -责任编辑:茶小仙?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几种普洱茶的概念和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