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茶具 > 紫砂知识

巧夺天工追求完美——记袁征军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2-16 18:06:59
文章简介:   在壶风千秋的紫砂艺苑中,袁征军一个现代的优秀紫砂工艺师。宋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r

在壶风千秋的紫砂艺苑中,袁征军一个现代的优秀紫砂工艺师。宋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词句彰显着豪放与婉约之别,多年来,袁老师试图让豪放遒劲之气融于壶中,故他所设计的壶稳重大气,动感十足。在北京紫砂艺术馆笔者看到,其光素器圆润敦厚,式度严谨;花器章法自然,细致优雅;筋纹器则生动流畅,井然有序。在袁老师从艺生涯20多个春秋中,他用特有的方式演绎着追求完美的路程

最初一个想跳出传统的“变”的冲动,在他不懈的努力中最终变出了一种全新的壶艺风格。袁征军曾在一文中提道:“紫砂壶的内涵,包括神、气、力三个要素。神意表达不丰盛,气质美感不完善,那是因为力度感不强。”可见,“神”传意,“气”达境,而重要的是结合了内涵的“力”,方能彰显出壶艺的至高境界,这也是袁征军的精髓所在。

紫砂壶艺术价值首当为视觉上的美感,袁征军的壶造型得体独特,比例恰到好处,而渗透于其中的力度直接激发了观者对于美的无限遐想。他一改前人均匀的线条,将壶的比例结构进行了大胆地调整。壶嘴被拉阔,壶把做成了从粗再收细的充满张力、动感的线条,“壮而不臃、硕而有力”,再与身、盖、嘴、钮相互呼应,看上去多了几分浑厚可爱。譬如其作品《松鼠葡萄》,壶身中段出嘴,但嘴不立刻伸出,而是紧贴筒身,自然挺拔。而盖面饱满,壶钮厚实,呼应中突出了力度的凝重。

袁老师制 惟妙惟肖的《松鼠葡萄》

然而壶嘴、壶把局部的独具匠心在袁征军看来,实则是袁征军的两扇窗户,其真正的灵魂在于注重壶体各部位的张力比例与整体的置阵布势。局部与整体相得益彰,稳中求变,动态中求宁静,以力的分合统摄其形。而在此之上,造壶者更要善于调集自己的妙悟与理念,赋予紫砂壶深厚凝重的思辨力度。故以此体现出来的力度,是内在的张力与外在的豪放相融合的生命力。

如此一般的力度之美令人不禁好奇,在这背后支撑他的是怎样的精神。熟悉袁征军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量少质精,且壶型绝不重复创作,真正做到了“方非一式,圆无一相”,用他的话说就是“勉强为之,则犹如仿制品无异”。他造壶在于激情,一气挥洒,意气酣畅,如痴如狂。袁征军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从来不为迎合市场和商业行为而创作。人生在世,难免被世俗所牵绊。而袁征军老师这份耿直与恬淡,实在是让人肃然起敬。

或许正是由于时刻怀揣着这样的理念和一以贯之的创作追求,他的壶才能在艺坛中独树一帜,予人阳刚阴柔之美。而这种神采飞扬的艺术风格,更促进了茶和壶的动力,增添了真实感受。想必爱壶之人定会在赏壶品茶中,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闲适的精神愉悦。


本文:巧夺天工追求完美——记袁征军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aju/zishazhishi/55629.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江晓燕——紫砂界杰出的青年陶艺家
下一篇:惟妙惟肖花器高手——陈永生

标签:巧夺天工追求完美——记袁征军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