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茶树栽培技术全解(1)

时间:2021-09-30 13:36:20来源:food栏目:茶叶栽培 阅读:

茶树栽培学 绪 论 茶树栽培学是研究茶树生长规律、生态条件以及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科学。 即茶树的生物学问题;茶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问题;外界条件综合影响的作用问题。 茶树的生物学知识有: 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的营养特点 茶树的生长发育特点 各种生态因子与茶树的关系(光、温、水、土壤、生物……) 无公害茶树栽培技术 繁殖与建园、耕作与水肥、修剪与采摘 病虫防治、灾害防护及茶园改造

无土栽培

第一章 茶区分布与茶树栽培发展概述 1.1茶区分布概况 1.1世界茶区分布: 世界种茶国家60个: 洲别 产茶国家名称 亚 洲 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日本、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巴基斯坦、尼泊尔、菲律宾、韩国等等 非 洲 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刚果、毛里求斯、罗得西亚、卢旺达、喀麦隆、布隆迪、扎伊尔、南非、埃塞俄比亚、马里、几内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等等 美 洲 阿根廷、巴西、秘鲁、墨西哥、玻里维亚、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厄瓜多尔、巴拉圭、圭亚那、牙买加等等 大洋洲 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等 欧 洲 俄罗斯、葡萄牙等等 其中亚洲占茶叶总产量87%,非洲占茶叶总产量的10%。 主要产茶国有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日本、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等。 1.2 我国概况 我国茶区辽阔, 东自东经122°的台湾阿里山,西至东经98°的西藏察隅河谷,南自北纬18°附近的海南岛的琼崖,北至北纬39°的河北太行山南麓。 可以分为四大茶区 一、江北茶区 位于长江以北,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包括皖北,陕西,苏北,山东,河南,甘肃等。气温低,积温少,降水少,茶树生长期短,属次适宜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 该区为我国最北的茶区,以发展绿茶为主。名茶有六安瓜片,紫阳毛尖,信阳毛尖,霍山黄大茶,舒城兰花茶等。 二、江南茶区 位于长江以南,北起长江,南到南岭,东临东海,西连云贵高原。包括浙江,皖南,苏南,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北部等。气侯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和茶树生长期均长。属适宜区,品种以灌木型居多,品种资源丰富。 该区以发展红茶、绿茶为主,砖茶、乌龙茶为辅。名茶有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和庐山云雾等。 三、华南茶区 位于欧亚大陆东南缘,是我国最南部茶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闽南等茶区。南部为热带季风气侯,北部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沛,常年在1200-2000毫米,茶树生长期长,属最适宜区,品种主要为大叶种,中、小叶种也有分布。 该区以发展红茶、乌龙茶为主,名茶有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等。 四、西南茶区 位于我国西南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贵州,四川,云南。大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气温较高,阴雨天和雾日多。属适宜区,品种资源丰富,以大叶种为主。 该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原产地,以发展红茶、绿茶和边销茶为主。名茶有滇红、云南沱茶等。 1.2 我国茶树栽培发展简史 一、茶树原产地 茶树原产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证据: ⑴ 野生大茶树的发现 四川南部及东南部:树高6-14m,叶大14.4×6.7cm 贵州道真县:树高13m,叶大21.2×9.4cm 云南:是发现野生大茶树最多的地方。其中有历史达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最高的野生茶树达31.2m,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高茶树。 ⑵ 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山茶属植物现有200余种,其中90%以上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以云南、广西及广东横跨北回归线前后为中心,向南北扩散面逐渐减少。张宏达认为,山茶属植物在系统发育上的完整性和分布方面的集中性,足以说明我国西南部及南部不仅是山茶属的现代中心,也是它的起源中心。 二、茶的发现 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相传在公元前2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神农为普济众生,尝百草,采草药,虽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茶在神农时代发现以后,并逐步加以利用。 因而利用茶叶的历史年限达2700+2000=4700年之久。 三、茶树的栽培简史 秦以前为茶树和利用茶的起始时期。 茶树栽培的扩大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9年,即秦汉到南北朝时期,这一阶段是茶树栽培在巴蜀地发展,并向长江中下游扩展的时期。 发展的原因:政治-秦始皇统一中国;宗教-佛教、道教的兴起。道教视茶为养生之“仙药”。 茶树栽培的兴盛时期:公元581-1911年,即隋唐至清代。 (1) 隋唐:隋统一全国并修凿了南沟通南北的运河,对促进唐代的经济、文化以及茶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饮茶之风盛行。如《封氏闻见记》载:“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在浙江盛产紫笋茶的顾诸山建立了首座“贡茶院”。公元780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唐代的茶叶产地达到了我国近代茶区相当的局面。 (2)宋代:饮茶风俗相当普及,“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许多产地竞相选好的茶树品种,加工好茶以作斗茶用,促进了茶树品种的研究和选择,推动了茶树良种的种植。有关茶叶方面的著作增多,如:《大观茶论》(宋徽宗赵佶)、《东溪试茶录》、《北苑别录》。 (3)元代:茶区又有新的拓展,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淮南及广东、广西一带,全国茶叶产量约10万吨。 (4)明代:茶树栽培面积继续扩大。公元1405-1433年,郑和把茶子带到台湾栽种,开辟了我国台湾茶区。从云南向北绵延一直到了山东的莱阳。种茶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如:茶树繁殖除用种子直播外,还采用育苗移栽法;提出了茶园间作。基 本上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主要的茶叶产地和代表名茶。 (5)清代:茶叶产区更加扩大,茶园面积达40-46.7万吨,1886年产量达22.5万吨,出口量13.4万吨。并形成了以茶类为中心的栽培区域。茶树种植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在茶树繁殖上,发明了用茶枝扦插和压条进行茶树无性繁殖;在茶园覆盖干草以抑制杂草滋生;对茶树进行修剪以促其更新复壮。 茶树栽培的衰落期:公元1911-1949年,即清末至解放前 国外植茶业兴起,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引入我国先进栽培技术,并相继用机械大量生产红碎茶竞相出口,致使世界茶价下降,我国的植茶业受到很大影响。 国内战乱频起,苛捐杂税,经济萧条,民不聊生,茶园荒芜,植茶面积锐减,茶叶产量剧降,到解放前夕,全国仅有15.4万公顷,产茶4.1万砘,出口茶0.89万吨。 茶树栽培的恢复和再发展时期:1949- 在产业上: 50-60年代,对荒芜茶园垦复,并对旧茶园进行改造,新发展54万公顷集中连片新茶园,新建300多个大型茶场或茶厂,500多个茶叶生产基地和28个茶叶出口生产体系。山东、西藏和新疆试种茶树获得成功,茶叶产地由原来的14个省(自治区),500余个县(市),扩大到遍布20个省,近1000个县。1970年茶园面积达48.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1980年增至104.1万公顷,1990年为106.1万公顷,1997年为107.6万公顷。2005年以前,我国茶叶产业在世界的位置一直为:茶园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 在科研上: 建立了茶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体系。建立国家、省、地(市)各级茶叶研究所,茶叶示范场,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茶树种质资源圃。 设立了茶学学科,专门从事茶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设有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学历教育,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工等职业技能培训教育。 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⑴ 茶树栽培原理及其基础研究:相继开展了对茶树器官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茶树生物学年龄变化,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相关性,适生条件、茶树的光合、呼吸、营养、水分和抗性生理机制,茶树生态生理、激素生理,组织培养和遗传物质的研究。 ⑵ 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和瓣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审定了全国优良品种76个(三批);收集茶树种质资源3600多份;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圃;建立了一批良繁基地。 ⑶ 研究和推广了一些优质高产技术:“茶树矮化栽培”、胶茶间作、茶园覆盖栽培、选用早生品种,加大秋冬基肥及早春施氮肥的用量,推行秋茶后或春茶后修剪,前期采名优茶、中后期机采大宗茶的技术,配合名优茶生产,设施茶园早生栽培迅猛发展,成为提高茶叶生产效益的一项有效途径。 1.3 茶树的对外传播 目前全球共有茶叶生产国60个。茶叶主产国除中国还有: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日本、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国,这些国家的茶树种质、茶树栽培管理、茶叶加工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传入的。 传入日本:806年,日本留学僧空海弘法来我国留学,把我国的茶籽和饼茶带回,815年在近江、丹波、播磨等栽茶并学习制茶。1191年荣西又来我国学习,传去釜炒茶(炒青)制法。1661年日本高僧隐元用我国的烘焙法制造隐元茶。1783年长谷宗一郎用我国的炒制绿茶,1835年宇山本用覆下茶园生长的鲜叶,仿效我国唐代的蒸青制法加工出“玉露茶”。1875年又由我国传入红茶制法,1888年首次试制乌龙茶,1898年开始制造红、绿砖茶。1926年仿效我国珠茶制法,生产出“玉绿茶”(Gurie)。 传入印度尼西亚 1827年由爪哇华侨第一次试制样茶成功,遂派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茶师杰克逊来我国学习研究,共计六次.1832年杰克逊第五次来中国时,从广州带回制茶工人12名,并各种制茶器具,传授制茶技术,至1833年爪哇茶面市。1858年在巴达维亚设立制茶厂,1878年改用机械制茶,提高品质。1894年由我国茶工制成第一批苏门答腊茶。 传入印度 1834年成立植茶问题委员会,派遣委员会秘书哥登到我国购买茶籽和茶苗,并访求栽茶和制茶的专家,带回茶籽栽植于大吉岭。1836年哥登带去我国茶工,在阿萨姆的C.A.Brace厂中,按照我国制法试制茶样成功。 传入斯里兰卡 1854年成立种植者协会,发展茶叶生产。1866年,Gmas Taylor学习我国茶叶制法,采用中国武夷山种的茶树鲜叶试制样茶,1873年仿效印度用机械制茶。 传入俄罗斯

1833年向我国购买茶籽、茶苗,栽植于尼基特植物园内;1884年索洛左夫从汉口运12000株茶苗和成箱茶籽,在外高加索巴统附近,开辟了一个小茶园;1889年吉霍米罗夫为首的考查团到中国和其他国家去研究茶叶的产制,回国后在巴统附近开辟茶园15公顷,后来扩充到115公顷。在沙里巴乌尔设立一个小型茶厂。1893年波波到我国访问,回去时,购买了茶种和几万株茶苗,并聘了10名茶业工人到高加索。在巴统附近郊区种植80公顷茶树,并且完全按照我国形式建设了一座小型的茶厂,依照我国制茶法生产茶叶。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关于茶树的知识:四季茶、茶树发芽时间差异

下一篇:茶树品种有哪些分类?茶树品种最全解读(1)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