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

规模预计达万亿,餐饮业下一个风口是“预制菜”?

时间:2023-08-22 10:48:22来源:admin01栏目:餐饮美食新闻 阅读:

 

就 地过年的春节,让预制菜成了不少家庭餐桌上的“明星”。与此同时,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也在宣告预制菜行业的崛起。这个被称为万亿赛道的行业,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文转载自铅笔道(ID:pencilnews),记者古典典。

“菜品能供得上,但是礼盒供不上了。”一位预制菜品牌创业者向笔者坦露了他春节期间“甜蜜的烦恼”。今年春节期间,他创立的预制菜品牌营收达到千万级,销量较平时增长超过80%,部分产品直接卖断货。

就地过年的春节,让预制菜成了餐桌救星。简单如葱花饼、炸鸡柳,复杂如佛跳墙、水煮鱼,消费者都可以通过预制菜包装里的料包组合,十几分钟就做出来。

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也在宣告预制菜行业的崛起 。天猫公布的十大新年货数据中,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16倍。京东大数据显示,自1月20日以来,1-2人小包装半成品菜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5倍。

有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6-7年,预制菜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预制菜行业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未来的发展有怎样的前景,又有哪些障碍?

年货节的新宠儿

预制菜成了年夜饭的新宠。

天猫公布的十大新年货数据显示,预制菜的销量同比去年增长了16倍。一些烹饪难度较高的地方风味开始登上大江南北的餐桌。广东的盆菜、杭州的八宝饭,都成了年货直播间的爆款。

京东大数据显示,自1月20日以来,1~2人小包装半成品菜成交额同比增长了3.5倍,其中水煮鱼、佛跳墙等菜品的销量增长尤为显著。

零售行业把预制菜称为3R产品——Ready to eat(即食)、Ready to heat(即热)、Ready to cook(即烹)。预制菜经过标准化的原料加工,消费者买回来只要加热或简单烹饪后便可食用,省去了自己做饭的精力。一些餐厅级别的菜品,消费者也能通过预制菜里的料包组合,在厨房里轻松还原。

△图片来源:贾国龙功夫菜

“我经常买盒马的各种预制菜,比如海鲜粉丝煲和冬阴功海鲜汤。”Ella是一位预制菜的忠实消费者,每月会从盒马买2-3次预制菜,单笔消费在100元左右。“可以买很多自己不会做的菜,感觉味道也不输给餐厅。”

小赵家年夜饭的大菜——糖醋里脊,同样来自盒马。“能吃到刚出锅的菜,感觉比外卖要好。”她喜欢盒马的糖醋里脊、水煮牛肉、寿喜锅以及大成的照烧鸡肉丸,并表示之后还会复购。“一通傻瓜操作就能解馋,好像没有不买的理由。”

Ella和小赵这样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是预制菜消费的主力军。盒马鲜生的数据表明,54%的95后消费者经常自己购买食材做饭,而半成品菜是他们最爱的商品之一,购买比例达到了65后的两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未来6-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上游的预制菜企业约有2万多家,但还没有诞生一个有统治力的品牌。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新零售巨头已切入这个赛道,而新品牌的创业者们也在这片蓝海里奋力地往前游。

珍味小梅园是一个成立刚半年的预制菜品牌。2021年的年货节,珍味小梅园的营收超过了1000万元。“离过年还有10天就卖断货了,工厂每天都加班加点。”创始人浦文明对销量的估计还是保守了。“我们原本估计是700-800万元的营收,最后高出了300多万。菜品能供得上,但是礼盒供不上了。”

买年货的人群变了,场景也变了。新成立的预制菜品牌,普遍将直播带货当作重要的抓手。“直播不仅是一个销售渠道,也是一个和顾客沟通,建立品牌传播的路径。”水产品供应链品牌“信良记”创始人李剑表示。

直播已经重塑了大众的消费习惯,新消费品牌需要尽快抓住直播时代的红利。去年,信良记在罗永浩的直播间10分钟卖出了17万份预制小龙虾产品,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我们要成为一个‘播品牌’。”李剑如此说道。

用互联网产品的打法做餐饮

场景的爆发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李剑表示,无论是麻辣小龙虾、酸菜鱼还是沙拉蟹,再复杂的味道都可以量化成具体的数据:辣度、酸度、甜度、咬合度......

当研发团队成功把一道中餐的味道拆解成这些数据,便可以送到工厂小规模生产一些样品。样品出来后,研发团队拿回来品尝、比对,和工厂反复调试,直到最终实现量产。李剑透露,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3-6个月。

△酸菜鱼,图片来源:信良记官网

虽然打磨新产品耗时耗力,但上游工

如果将产品比作一座冰山,2B生意往往比拼隐藏在海面下的部分:原料是否上乘、工艺是否成熟、价格是否有竞争力...... 曾经,上游工厂把成吨的净菜卖给餐厅,没有精致的外包装,也不用做营销。但转向C端后,工厂需要考虑消费者心理,需要砸钱做营销,但苦于没有专门的人才。此时,它们便需要一群既懂2B又懂2C的创业者。

在大公司耗着,不如接受上游工厂的橄榄枝,自己出来创业。

选择创业的浦文明,拉了几位同事一起。这群被互联网思维训练的创业者,有一套自己的产品方法论。浦文明介绍,珍味小梅园定位的是25-35岁用户,在推出新SKU时会考虑三个维度:加工是否简单,是否有传播属性,吃起来是否上瘾。

加工是否简单,决定了产品的方便性。“我们希望用户拆开包装,一炒、一蒸、一煮,十几分钟就能吃上饭。”

△图片来源珍味小梅园

传播性关乎年轻人在社交媒体的分享欲。“很多年轻人做饭了都喜欢晒到朋友圈,或者在小红书发一个笔记。一道菜做出来,我们得保证一个较高的成品率,哪怕是厨艺小白也不会失手。”

吃起来是否上瘾,决定了产品的复购率,也决定了一个品牌是否能穿越周期 。因此,浦文明最初从一些已经被验证的经典菜品入手,比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等到品牌站稳脚跟后,他也开始考虑一些创意菜的研发。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惠灵顿牛排,源起是选品团队在上海的一家网红餐厅发现了这道菜品,但是单价昂贵,一份能卖到300~400元。浦文明的团队将这道菜还原了出来,并通过预烤处理降低了小白用户的加工难度,最终的产品定价只有餐厅的1/10。

新品牌不仅要有创新力,还要跑得快。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前提下,爆款单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这就要求新品牌有更快的产品迭代能力。 “老的菜品要为新品让位,总不能一直吃宫保鸡丁。 ”

冷链物流是最大挑战

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杀入了预制菜行业,带来了互联网思维:产品创新、迭代速度、传播属性...... 这些都是B端工厂不具备的。

理念有了,产能有了,消费习惯有了,预制菜品牌面前似乎没什么障碍物了,除了一样东西——冷链物流。

信良记创始人李剑介绍,面向B端的冷链物流已经比较成熟,成本上也没什么挑战。“B端的冷链物流是点对点的,我们自己知道要给谁送货;而且B端一次的订单也很大,基本都是几吨的货物,因此物流成本并不高。”

但转向C端后,冷链物流的场景便完全不一样了。“C端用户一次的购买量很小,而且你不知道他们在哪。如果你的仓库在长春,有一个订单来自海南,你就要负担把三盒小龙虾从长春运到海南且全程冷冻的物流费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李剑坦言,信良记在C端刚刚起步时,物流成本曾高达一单三四十元,在完善了仓储设施后,情况才有所好转。目前,信良记与顺丰冷链达成了战略合作,在全国建设了16个仓库,绝大多数地区可以满足24小时到货,少部分地区需要48小时到货。

除了多建仓库,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要靠销量的增长。浦文明告诉笔者,当一个仓库运输的单量达到5万单时,可以拿到一个十分优惠的价格,成本会瞬间降下来。“但我们目前的销量没到这个量级,还处在一个比较煎熬的阶段。所以我们努力做直播,就是为了先把量做起来。”

为了保证口感,预制菜最理想的运输方式是全程冷链运输,但对于新品牌来说,这种做法基本是天方夜谭。 “成本太吓人了,新玩家不可能接受的。” 浦文明表示,大部分预制菜企业都是把产品装到泡沫箱,放入冰袋、干冰等冷媒,再走快递公司的普通货运。

△预制梅菜扣肉,图片来源:摄图网

他介绍,珍味小梅园最初出于成本考虑,使用的是中通的快递服务,但经常收到顾客的投诉。“中通的快递员习惯把东西放到快递柜,顾客一旦没有及时取,产品就全都化掉了。”后来,浦文明咬咬牙,选择了更贵的顺丰。“我们做过暴露测试,如果产品48小时之内还没被签收的话,投诉率便会飙升。顺丰能做到24-48小时内送达。”

笔者在淘宝上搜索预制菜,发现部分品牌规定,订单金额满88元才能包邮。如果未达到包邮价格,消费者需要支付高达25元的运费。

如此来看,预制菜和生鲜、火锅食材等行业相似,都是规模生意。

和新品牌相比,餐饮巨头有更强悍的物流和成本控制能力。去年,海底捞推出了半成品菜“开饭了”系列,西贝也上线了预制菜品牌“贾国龙功夫菜”,但是SKU并不丰富,且以地方特色菜为主。

趁着餐饮巨头还未深度入局新零售,预制菜新品牌得加速跑出规模,才能保住自己的优势。留给它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食品安全网

上一篇:餐饮市场3万亿,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下一篇:结构性变局下,资本如何撬动万亿餐饮市场?

相关推荐
  • 逮虾记果蔬鲜虾饼空气炸锅食材虾仁儿童早餐
  • 爆卖上万盒!家宴火锅开创者川娃子大犇牛油火
  • 打造“传统饮食文化+现代科技”的中国样本
  • 预制菜5项大奖出炉,华鼎供应链荣获“最具竞
  • 新春将至,锅圈食汇预制菜持续升温
  • 餐饮怎么做?难做?没搞懂这5点,千万别做餐饮
返回顶部